宋培伦简介(夜郎谷宋培伦)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增广贤文》

笔者也是偶然间看到题记中的这段话,然后不禁感慨市井气氛的喧闹对我们文化和社交取向的影响。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想做一个超然于世,淡泊名利的角色是十分困难的,但同样也是令人敬佩和赞叹的。

有这样一个人,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青年时期就已经是一位拥有高学历的建筑工程师,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无疑是令许多人所羡慕的成功人士。而他,不喜欢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也没有深陷于金钱财富带来的纸醉金迷。而偏偏像陶渊明一样,对着广袤而朴素的乡村生活,神秘古老的建筑艺术有着无限的憧憬和向往

他放弃了富足的生活,去追求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平静,寻找自己眼中真正的艺术梦想。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宋培伦。

一位造诣颇高的艺术家

宋培伦,1940年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对事物的独特理解,心思细腻、内心敏感又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向往。他也特别喜欢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

宋培伦从小就开始表现出对绘画的高超天赋。而他的父母也很尊重他的天赋送他去专业的美术学校学习,经过了专业训练和锻造的他,在艺术上的造诣也越来越高。

其实关于宋培伦的资料比较少,甚至说他的作品名称都要比关于他本人的介绍都要多。17岁就在各种杂志和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代表作《也是足球》获得过金章奖,也先后在贵阳、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区举办个人美术作品展览,甚至在中国美术馆都有收藏他的个人作品

此外,他还做过大学教师,做过旅美艺术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建筑方式获得了极高的业内评价。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造诣颇高的艺术家,拥有着高学历、高收入的建筑工程师,却做了一件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追求艺术,回归山林

出生在贵州的宋培伦,从小对家乡山野中的神秘古城堡一直十分痴迷。而这些建筑风格来源于《史记》中仅仅一个成语就被概括的夜郎古国,没错,就是夜郎自大中的那个弹丸小国。但恰恰是这个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小国,却在中国的石制建筑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而恰恰是对这种艺术的接触,让他下定了自己的决心——要在家乡建设一个夜郎城,将艺术流传下去。

1997年,他辞去了所有的工作,回到家乡,将自己安放在这片原始的山谷中,开始了自己对夜郎谷的建设,对自己梦想的追求。而这一追求,便是20年。这20年来,他每天都奔走在这片山谷中,亲手准备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材。时光流转,他蓄起了长发,而因为自己对生活要求极低,整个人十分清瘦,宛然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这时的他已然脱离了这个尘世,不再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人,身边的村民称其为老鬼。

为了建设夜郎谷,他不仅投入了自己20年的青春,也投入了自己的整个积蓄,他的妻子到现在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他放着优渥的生活不过,而跑到这深山老林里吃苦受罪。积蓄花光了,他就开始借钱做建设,前前后后借了300多万外债。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将夜郎谷中的房子作了抵押来换取经费。最终,经过了20年的不懈追求,在周围村民的帮助下,宋培伦用最简单的石块、木材、罐子、瓦片打造出了这震惊世人的石制建筑群—夜郎谷。

是艺术而不是商品

伴随着夜郎谷逐渐被世人所熟知,在外人看来宋培伦应该也赚得盆满钵满了,毕竟连英国的BBC都报道过这位七八十岁的老人用了20年打造这座奇妙城堡的故事。

但实际上夜郎谷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这并不是他不懂得运营和经营。而是宋培伦自己根本不想被金钱所绑架,而丧失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因为他要做的是艺术创作而不是商品买卖

对于夜郎谷的定位,宋培伦并不是将它看作是一个风景游览区,而是一个文化艺术与大自然共生共长的博物馆。所以当很多开发商来夜郎谷进行考察,并表示了巨额的投资意愿,甚至还有投资人提出上亿元的价格。但是都被宋培伦拒绝了,因为这些开发商、投资人无一例外地提出了要对他的作品进行商业化、娱乐化的改造。而这些改造的要求,是远远偏离宋培伦对自己作品的定位的。

就像宋培伦在一次采访中说到的那样:当初开建时,我就没想过靠它赚钱。我不想自己被钱绑架,让作品失去艺术和文化的特性,那样我会很不舒服。这几年夜郎谷象征性收取的门票也是为了夜郎谷的维护和再建设之用。

如今的宋培伦已经成了当地的名人,夜郎谷也成为了网络上所熟知的网红打卡地相关专家对这些石制建筑群的评估价格也超出了1个亿。而即便如此。身价亿万的她依旧是那个倔老头,坚守自己的梦想,毫不妥协。

建设‘夜郎谷’是我为了完成儿时的梦想,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已,无论好坏,我都将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是啊,能在这个尘世坚持自己的想做的事,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真的十分难得。我们期望宋培伦能够继续创作出更为惊艳的作品,也期望他的作品和行为能够推进中国建筑艺术的蓬勃发展。